“在苏州中行的牵线搭桥下,我们有机会参加进博会,与世界各地的茶商茶企沟通交流,不但获得了新的业务机会,也拓宽了眼界和思路,十分有利于后续的自身发展。”苏州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饶有兴致地谈论起参加进博会的感想。
11月6日,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受苏州中行的邀请参加了中国银行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现场与巴西、墨西哥两家茶企签订了合作意向,即将开始当地考验查证。据悉,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期间,苏州地区有百余家企业参加,共有4家企业完成了5项签约。
达成合作意向只是中国银行跨境撮合的开始,企业双方通过当地考验查证达成实质合作,中国银行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帮企业开展跨境投资与贸易。苏州中行纪委书记冯勇智表示,跨境金融是中国银行的“看家本领”“转型重点”和“发展引擎”,自2014年中国银行推出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以来,吸引来自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家企业参加,形成实质性合作2000多项,其中由苏州中行跨境撮合的苏州嘉禾塑业和法国面包店老字号加尔赞(GALZIN)已经完成撮合的所有步骤,即将在苏州开门营业。
跨境撮合是助力企业走出去的开始,如何让走出去的企业顺利的开展业务?苏州中行贸易金融部负责人介绍,中国银行推出了电子交易平台,进一步扩大中行在公司机构、企业大客户间的良好品牌形象,实现外汇、远期结售汇等业务的实时询价和交易,凸显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为配合企业在境外开展工程承包、机电设备出口、跨境并购等项目,苏州中行开展了各类跨境担保业务,据统计1-9月份,已向29个“一带一路”国家开立了保函,金额达8000万美元。
“不论是我个人还是企业,都是中国银行的忠实客户”,健谈的苏州通富超威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昭孔一边掏出他个人中国银行高端钻石卡,一边介绍苏州中行在他们企业股权变更、信贷融资及国际结算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苏州中行通过专业的团队、软性的服务,在融资、跨境业务等方面给了很大的帮助,双方结成了多年深厚的友谊。现在我们在马来西亚的关联公司,也成为了当地中行的客户。”
据介绍,苏州通富超威半导体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倒装芯片封测技术,拥有4条封装线多台测试机台,可以完成CPU(处理器)、APU(加速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及定制化的产品的封装,并能够完成所有类别的产品的测试,目前在中国银行叙做贸易融资、非融资性保函等产品,开通了银企直连业务,国际结算量约达7173万美元。
这只是苏州中行众多跨境金融客户之一。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引进来”,苏州中行除了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对接,也不断简化创新自身的业务流程和产品,还和江苏省商务厅、财政厅合作推出了“苏贸贷”,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组织进出口贸易;7月1日中国银行配合海关总署首家推出“单一窗口”汇总征税保函服务,逐步优化口岸通关流程,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截至目前,苏州中行已为50余家企业开具了十亿多人民币的保函,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