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网站9月18日音讯,银保监会消保局、人民银行消保局首要负责人日前在答记者问时重申,没有高回报、低危险的金融产品,高收益意味着高危险,
没有高回报、低危险的金融产品,高收益意味着高危险,金融顾客应清楚“保本高收益”便是金融欺诈。
顾客在购买金融产品时,应仔细阅览合同,了解权利义务,审慎对待合同签署、危险测评和承认环节,不能闭眼签字,更不能随意让人代签。
应理清本身需求和可用资金,尽量长期出资,不宜一味寻求赚“快钱”,还要懂得“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适度涣散危险。在实践中,许诺确保本金的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越6%就要打问号,超越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预备丢失悉数本金。
要留意如手机碎屏险、航空延误险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买卖金额小、频率高、场景化,且简单引发消费胶葛或投诉。别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金融市场局势更复杂多变,金融顾客应进一步增强出资危险认识。
据媒体报道,上一年以来单个区域发生了流言导致的会集提款现象。对此,相关负责人表明,单个区域的小额储户,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和金融常识单薄的居民,因为金融常识匮乏,遭到流言影响或鼓动顺从,呈现了不必要的会集提款,且大多是老年人。有的老百姓信任流言,不承受劝导和解说,乃至甘愿丢失定期存款利息也要坚决支取。
所以,本年加强了对偏僻落后、金融生态较软弱区域的金融常识遍及力度,加强正面引导,向大众讲方针、作解说,进步大众辨认和防备不合法活动损害的认识和才能,让大众理解存款受法律保护的道理,实在保护金融顾客合法权益。一起提示广大大众,要不信谣、不传谣,信任官方发布的威望信息,防止遭受不必要的经济丢失。
一是顾客要挑选正规持牌组织。留意查验相关组织是否具有运营资质,防备不合法金融活动损害。监管部门也会加大对持牌金融组织的监管力度,标准金融组织行为,加强金融顾客权益保护监督管理。
二是挑选正规出售途径。顾客要在正规经营场所承受金融服务,经过金融组织官方线上线下途径购买产品,该录音录像的要录音录像。
三是挑选正规从业人员。金融顾客应留意查验供给出售服务人员的金融从业资质,防备欺诈危险。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供给个人信息、金融账户信息,不容易点击不明链接,不向不明第三方转账汇款。
四是经过正规投诉途径反映问题。顾客发现本身权益遭到损害后,能够经过金融组织或监管部门投诉途径反映问题,依法合理保护本身权益。留意防备“署理投诉”“署理退保”行为形成的二次侵权,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防备“署理退保”有关危险的提示》,向顾客提示过署理退保行为或许躲藏的欺诈、个人信息走漏等危险。
来历: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我国银保监会、我国证券报回来搜狐,检查更多